Linux vmstat使用
在Linux系统中,vmstat命令用于报告虚拟内存统计信息。它提供了对系统内存、进程、I/O等关键指标的实时监视。基本用法如下:
vmstat [选项] [时间间隔] [次数]
选项
:用于指定vmstat命令的一些额外选项。-a, --active
:显示活跃和非活跃内存的详细信息。-d, --disk
:显示磁盘I/O统计信息。-S, --unit
:指定输出单位。可选值为 k、K、m、M,默认为 kB。-t, --timestamp
:显示时间戳。-V, --version
:显示vmstat命令的版本信息。
时间间隔
:可选参数,指定两次采样之间的时间间隔,单位为秒。如果不指定时间间隔,默认为一次性的统计数据。次数
:可选参数,指定采样的次数。如果不指定次数,则默认为持续输出。
示例:
显示默认虚拟内存统计信息:
vmstat
每1秒采样一次,连续输出3次虚拟内存统计信息:
vmstat 1 3
显示活跃和非活跃内存的详细信息:
vmstat -a
显示磁盘I/O统计信息:
vmstat -d
显示时间戳:
vmstat -t
注意:vmstat命令的输出结果中的各列含义如下:
- procs:进程统计信息,包括运行队列长度、上下文切换次数等。
- memory:内存统计信息,包括物理内存、虚拟内存、活跃和非活跃内存等。
- swap:交换空间统计信息,包括交换分区使用情况。
- io:I/O统计信息,包括块设备的读写次数、传输速度等。
- system:系统统计信息,包括中断次数、上下文切换次数等。
- cpu:CPU统计信息,包括用户态、系统态、空闲时间等。
vmstat命令可以提供对系统性能的实时监视,帮助了解系统的运行状况、检测性能瓶颈和优化系统配置。